互联网信任危机下,“种草”营销避坑指南,建议收藏!
“种草”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和多年以前“口碑”营销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借第三方之口,利用其社交圈和个人影响力,来推荐某个产品,最终帮助品牌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只是不同时代下网络赋予的词汇不同而已。
就像电商刚兴起时,我们在网上购物,喜欢先看看买家秀和评价再入手;购买家电、汽车等大件商品时,我们会去百度、论坛、微博上搜搜达人评测或推荐;我们网上订酒店时,也会先看看其他人的评价和攻略再决定。这一些都是“口碑”所带来的转化效果。
于是,各大品牌和商家嗅到了商机,纷纷开启了各自的“口碑”营销之路,这也就是早期的互联网“种草”营销模式。自从小红书模式的走红,“种草”便成了各大商家和品牌代理商们的营销必修课。
但是,随着各大平台频繁爆出刷单、刷粉丝、刷评论,各种滤镜美化、各路水军公关等一系列造假事件之后,互联网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媒介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变得不那么相信媒体了。
在互联网信任危机的阴霾笼罩下,各企业商家的种草营销如何破局?
01
别用广告思维去做“种草”
图片
直到现在,很多品牌商家还在用广告传播那套思维去“种草”,做过品牌项目的人,相信对这一套广告传播的模式都很熟悉:由4A公司为品牌或产品想出一个big idea,然后创作出创意海报、视频、文案等,最后统一请明星、网红、KOL、博主等一些具有网络号召力的角色在各平台传播出去。这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就已经脱离了种草的本质,然而大部分品牌却依然毫不犹豫地使用着这套模式,其实这就等于换个平台投广告而已。
当然,不能说这种模式完全没用,只是跟预计要达成的目的有所偏差,例如你种草的目的是实现口碑的社交裂变,但因为内容偏传统广告而变成了曝光,平台的属性差别,也会让你所产出的内容可能成为无效曝光。种草和广告的实际比重发生了变化,也会影响到品牌的整体营销传播策略和节奏。
话说回来,现在很多品牌方对种草营销看得很重,甚至处于极度痴迷的状态,高喊“广告已死”、“别做广告了”、“做口碑、做内容种草”等,此类观点不敢苟同,虽然现在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让种草对于营销越来越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取代广告的必要性,因为就算消费者虽然信奉口碑,但毫无曝光和知名度的品牌或产品,消费者也是不会轻易去尝试购买的。
所以,种草和广告,在营销当中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是投入的比例的不同,而在品牌的不同阶段,这个比例也是需要一定的变化调整,大致可以根据下面这个坐标图作为简单的参考:
图片
品牌初创阶段,知名度较低,广告的转化效果也相对较低,这时候需要通过大量的产品种草的投入来迅速提升口碑,当品牌到达一定成熟的阶段,知名度有了,广告的转化效果也会随之提升,这时候广告的投入需要随之增加,并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在整体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种草的投入比例。曾经的*利和近些年的完*日记就是很好的例子。
总之,广告和种草的营销目的是相同的,但内容和形式是有很大区别的。要区别两者、避开这一误区,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 广告策略是以品牌为中心自上而下的,种草策略是以产品为中心自下而上的。
● 广告大多是官方视角,种草需要用户视角。
● 广告内容注重调性,种草内容注重真实性。
● 广告需要强化品牌信息,种草需要弱化品牌信息。
△ 点击收看视频课程 △
02
别用直播带货的内容去“种草”
图片
种草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带货,但并不是说一上来就直接卖货。我们都知道种草的主体是KOL,借助KOL对粉丝的影响力,通过社交平台输出种草内容以达到带货的目的。
但自从电商直播的兴起,李*琦、薇*等卖货主播的走红,不少品牌商家不仅把KOL和主播混为一谈,而且很容易就把种草和卖货搞混淆了。所以,经常会出现“为什么别人的货品总能被秒抢一空,怎么到了我们的货品就卖不动?”“怎么花了几十万的坑位费,却只卖了几万的销售额?”等这些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只要了解“先种草,后带货”的底层商业逻辑,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们回顾一下那些在直播间内被疯狂秒杀的货品,是不是都有些相同的特征?例如:品牌知名度高、产品曝光频繁、全网最低价、大牌限时折扣、爆款限时秒杀等。
总的来说,主播能卖好货,除了自身的粉丝量以外,必须有两个前提:要么货品好,要么价格低。然而,很多品牌想让主播带货的商品既不具备爆款的产品力,也没有价格优势,这样自然就会出现上面所提到的问题,直播的销售额还不够主播的坑位费。
跟卖货不同的是,种草是为了解决商品价值认知问题而存在的。同样,卖货主播更像一个销售,解决的是货品销售端的问题,而种草KOL更像一个产品体验官和内容创作者,解决的是产品的市场教育问题。
下面针对带货和种草列了个简单的对比,分清了两者的区别和作用,才能更合理、更有效的解决传播端到销售端的问题:
图片
当然,这里的对比不是优与劣,营销传播也不是一个单选题:既不能一味的种草而忽略转化,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短期收割而缺乏相应的长期培育,品和效都需要兼顾。如果说部分商家想要种草和直播同时做,又不知道该如何分配投入比例,不妨记住一个【7+3法则】,也就是7分内容种草(形成产品认知+勾起消费者兴趣),3分直播带货(刺激消费者行动)。
03
别用代言人的方式去用“种草”KOL
图片
很多品牌商家在选择种草KOL时,都是先拟定好内容方向,甚至连具体的文章模板、视频脚本、台词都提前撰写好,最后只要请KOL上镜或者通过其账号发出去就OK了。大部分商家好像都在这么干,所以看上去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实际上,这种模式本身就跟种草的本质背道而驰,也就等于又再次踩了第一个坑:用代言人的方式去用种草KOL,就等于在用广告的思维去做种草。
首先,不同的KOL都有着不同独立的风格和人设,跟粉丝沟通互动的语境、方式也是天差地别的,用统一的内容通稿给不同的KOL去发布,就好像明星彻底换了个人一样让粉丝变得陌生,自然也就达不到种草的目的,有可能还会招来反感。
现在很多KOL因为“被充值”太多、太明显而导致人设翻车、被粉丝拉黑的情况也很常见。而这种“被充值”的现象被抵制,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用代言人的方式去种草而导致的。
正确的做法是,让KOL去体验产品、使用产品,然后再由他们去创作内容、输出观点,并尽可能的克制那套品牌广告思维,减少品牌端的限制,保留KOL的人设和内容的原生性,才能达到种草的目的。
其次,不同的明星或KOL,对于品牌传播和产品转化的价值贡献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成三大类,每种类型在不同维度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图片
◆ 流量型:也就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一些大众化明星或网红,曾经绝大多数商家都喜欢请流量明星为自己的品牌/产品代言,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品牌还是喜欢用流量明星来做种草营销,但其实,流量明星的主要价值在于流量和曝光,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调性来说是很有用的,但对于种草来讲,可能就没什么效果了。
◆ 种草型:可以理解为某行业专家,或者是某类型的资深玩家,因为自身专业性,所以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对于用户来讲,非常有参考价值,试想一下,一个明星和一个名医讲述一些医疗保健知识或者推荐某些药品,你会更相信谁?
◆ 带货型:以销售带货见长的电商主播或直播网红,这类型的特征是导购能力强、口才好,能在短时间内煽动消费情绪促成转化,从曾经的电视购物到现在的电商直播,都能看出优秀柜台销售的影子,只是柜台从线下搬上电视,再从电视搬进互联网而已。他们的优点是能卖货,但缺点也是只能卖货。
所以,在种草KOL的选择上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既不能以流量作为唯一标准,也不能以转化作为参考价值。
互联网时代在变,消费者认知也在变,所以,我们曾经的那套陈旧的营销观也应该变一变了。
互联网信任危机下,“种草”营销避坑指南,建议收藏!
分享到:
-
45373
网站
- 18
小程序
-
9155
文章
-
1
会员
热门网站
- 全图网 www.quantuwang.com
- 伪娘之家 www.wnjia.cn
- EEUSS影院 18.www.eeuus.com
- 10s影视网 www.10sdy.com
- 放屁网,放屁音乐网 www.fangpi.net
- KD影视 高清 免费 稀缺资源 全网免费观看 KD影视 KD电影网 最大的电影影视平台 www.nnxxl.com
- N站_Niconico-日本动漫网站 www.nicovideo.jp
- 陌陌号购买,陌陌实名号出售,陌陌站街号在线购买(陌陌号自助批发平台) www.momofahao.top
- BTspread中文网 www.btspread.la
- 最好的BT搜索,种子搜索网站 - Sobt www.sobt5.com
最新入驻小程序
热门文章
- 朱元璋和朱瞻基是什么关系 百度百科一秒告诉你答案 09-11
- 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价格上调1万元 09-11
- 骑新日最in电动车,做gai上最潮学生族! 09-10
- 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2021金秋消费季”,拼多多上线“丰收馆”共庆农民丰收节 09-08
- 同城零售比拼的不只是速度,达达集团是如何实现业绩层面的增长 09-08
- 余额宝用户存入 2.2 亿元年入百万,还有“ 00 后”也开始攒钱了,你的收益呢? 09-09
- 捋一捋信息流广告的“6宗罪” 09-07
- 最新!抖音信息流“button”功能升级介绍【附产品手册下载】 09-07
- 竞价账户数据那么多,到底应该看什么? 09-09
- 美地方法官裁决:苹果不得强迫开发者使用应用内支付,可提及其他付款方式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