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在未来,“算”无界限!12月16日-17日,CNCC2021科普论坛正式举办,这场CNCC2021唯一面向青少年和大众群体的特色论坛,以“洞见未来的计算世界”为主题,向青少年及大众科普了“计”在未来、“算”无界限的很多计算机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论坛同时在百度、Bilibili、腾讯、知乎、快手、爱奇艺和微博等七大平台同步直播,掀起科普热潮,80余万观众通过直播渠道参加了线上论坛,并与现场嘉宾热烈互动。
包括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岚峰,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中心副主任孙萍,B站知名UP主“老石谈芯”石侃,百度昆仑芯片资深工程师郭文平等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通过出席论坛或云端分享等形式作了精彩演讲。
“计”在未来
12月16日上午,CNCC2021科普论坛率先探讨的是“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这场关于“计”在未来的内容探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静远主持。
王元卓在致辞中表示,去年,国家发布了全民素质纲要指出,中国目前的全民素质只有10.56%,虽然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离美国的28%和日本的35%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作为中国计算机界最高的学术社团组织,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推进全民素养的提升。所以我们在去年成立了计算机学会的科学科普的工作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元卓
王元卓介绍说,科普工委成立之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如 “群星计划”行动、CCF科普视频大赛、CCF科普阅读推荐书目等。此外,科普工委还正在推动面向中小学生的信息科学的基础教育体系、在全国遴选CCF的科普教育基地等一系列的品牌性工作,希望可以更好地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袁岚峰也在线上通过视频,作了关于《量子计算原理》的精彩分享。他在视频演讲中科普了量子、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等概念、原理、应用等。袁岚峰介绍说,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是有非常多的山头要爬,最初的第一座山头叫做验证原理,这是十几年前干的事情。现在第二个大台阶是实现量子优势,这是我们刚刚能够做到的事情。再下一步,我们争取能够让它解决某些有实用价值的问题,最后更长远的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所以它还有非常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
随后,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中心副主任孙萍在论坛上作了报告《我们为什么困在系统里——反思关联资本主义》,探讨了在进入所谓的算法社会中,出现了基于性别和年龄的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数据的垄断以及人与人信任的危机等等非常多的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哲学博士孙萍
参加CNCC2021科普论坛的国内计算机类科普领域嘉宾还有很多,他们也纷纷向公众科普了自己不同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和大家交流了《人工智能时代,谁来写新闻?》的主题,就机器新闻写作、虚拟主播、基于算法的新闻分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人民邮电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策划编辑邓昱洲,谈论了编辑视角下的科普图书与科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博士、高级FPGA研发工程师、B站知名UP主石侃,从他主理的公众号和视频账号“老石谈芯”,和公众分享了《从0到50万粉丝的秘密》。
在“大众、视频科普和计算机普及的未来”的座谈环节中,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李倩以及仓圣影业总裁、《了不起的老爸》制片人孙吉顺这两位影视界的专家,和CCF科普工委主任王元卓共同探讨了有关科学和影视的融合问题。
各位嘉宾针对“大众、视频科普和计算机普及的未来”进行探讨
当天还进行了2021CCF科普视频大赛的云上颁奖,并选播了专业组的一等奖视频的片段。
第二届CCF科普视频大赛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受CCF秘书处委托而组织举办,目的是为了普及信息技术领域前沿知识,扩展群众的科技视野与科技常识。大赛于2021年8月9日正式启动,共收到参赛作品一万多件,本年度赛事设置专业组、高校学生组、中学生组三个组别,其中高校学生组和中学生组是今年的一次新的尝试,邀请高校和中学中没有专业科普视频制作经验的同学,尝试学习制作科普视频。
嘉宾在现场公布获奖名单
“算”无界限
12月17日继续举行的CNCC2021科普论坛依旧精彩。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百度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主持论坛,和大家一起畅谈“算”无界限的计算世界。
自称“上班搞科研,下班搞科普”的张宇识,不但是北大理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师,还是一名脱口秀演员,他在论坛上风趣的科普了《芯片与传感器》。“比如我们经常会摇手机,比如说我妈过年的时候玩摇啊摇红包,不过我妈妈可能以为摇的劲越大,钱越多,所以她摇的幅度大,反正过年瘦了六斤。我们说,手机为什么知道有人在摇自己?就是因为里面有微传感器,它们用的就是MEMS技术。”
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张宇识
郑州大学人工智能工程应用实验室主任马竞在《哆啦A梦的超时空计算机科技之旅》的演讲中,专门挑了几样漫画中哆啦A梦的未来的道具来科普现在是如何能够用现代科技来实现的。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系副系主任邸志雄也在线上分享了《手机主板里的画家:“积木”的摆放艺术》。一直在芯片厂商任职、曾担任多款手机基带芯片的研发、主导过3G、4G再到如今5G的多款芯片研发工作的郭文平,如今是百度昆仑芯片资深工程师;在《从沙子到搜索引擎计算核心》的科普演讲中,郭文平特意带来了一块昆仑芯第二代的芯片,让大家眼见为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学君,则在《机器人义务科普走进中小学与重症患儿病房》演讲中,介绍了他们的团队是这几年是怎么来做科普的。
在“少年、科普图书和青少年科普的未来”的座谈环节中,王元卓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孙松林,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国强,新安盟秘书长、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翟立东等几位专家,一起探讨了在信息大爆炸、沉浸阅读变难的今天,到底该如何做青少年科普。
各位嘉宾针对青少年科普主题进行探讨
CCF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助理崔原豪还揭晓了第二期“CCF科普阅读推荐图书”榜单。CCF期望能够鼓励同时具备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图书,并将结合具体工作对入选的图书进行优先推介和宣传。目前,CCF科普推荐书目发布二期,共遴选出20本优秀科普推荐图书推荐给大众。
为期两天的CNCC2021科普论坛不但备受参会者称赞,也收到了很多线上观众的好评。通过通俗化、年轻化、趣味化的互动/展示方式呈现计算成果,CNCC2021科普论坛打破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受众边界与专业边界,让中小学生了解计算科学,让“圈外人”爱上计算科学,让“冷”科普做到了“热”传播。